心動的offer——我是見習檢驗師
檢驗科,大家并不陌生,幾乎每一名到醫(yī)院的患者都會經(jīng)歷采血、化驗的過程。一份待檢標本,從患者到檢驗科,再到完整的檢驗報告,中間到底經(jīng)歷了哪些步驟?對同學們來說,檢驗科的儀器設(shè)備、工作流程等,都顯得尤其神秘。7月26日下午,20余名本院職工子女來到門診三樓檢驗科實驗室進行參訪見習。
抗疫小先鋒——防護服穿脫訓練
回顧疫情三年,同學們對“抗疫”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測體溫、采核酸。作為檢驗人,雖然不像其他醫(yī)護人員一樣直面患者、沖鋒一線,但是,檢驗人卻是離新冠病毒最近的人。穿好防護服、戴好防護用具,才能保護好自己不受病毒侵犯。
檢驗科何紹平老師為同學們詳細講解了防護用具穿脫步驟和要點后,同學們積極參與體驗——“熱”、“悶”、“難受”,這是同學們最大的感受。經(jīng)過此次體驗,同學們深刻體會到當年醫(yī)護人員的辛苦不易和無私偉大。
檢驗大咖——觀摩百萬級流水線
標本來到檢驗科后,會經(jīng)歷怎樣的過程?
在何老師的帶領(lǐng)下,同學們從最熟悉的“血常規(guī)”開始,了解人體血液的基本組成——以往大家對血液的認識只是停留在檢驗報告單上的一個個數(shù)字和符號上,現(xiàn)在,大家直觀地觀察到了一管血可以分為紅細胞層、白細胞層、血小板層、血漿層。隨后,同學們參觀了血常規(guī)流水線,凝血流水線。
檢驗科最“大咖”的儀器,便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生化流水線??粗粋€個標本像士兵一樣整齊有序地在“流水線”中轉(zhuǎn)運檢測,同學們驚嘆這位“大咖”如此“高大上”。何老師告訴大家,“檢驗”并不是完全依賴儀器檢測,檢驗科老師們才是“報告”的關(guān)鍵——是否需要復查、手工操作、人工鏡檢等,一份標本可能需要人工干預許多次,最后才能審核發(fā)放。
微觀探秘——在小小的顯微鏡里“挖呀挖”
參訪的最后一站,便是檢驗科微生物室。肺炎鏈球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、大腸桿菌……培養(yǎng)皿上長出的形態(tài)各異的菌落,引起了同學們極大的興趣。檢驗科王登朝老師從常見菌入手,為大家一一介紹了細菌的各種形態(tài)、染色方法、鏡下特點等。隨后,王老師以結(jié)核分枝桿菌為例,演示了抗酸染色操作。在王老師的指導下,每位同學都在顯微鏡下找到了結(jié)核分枝桿菌。
經(jīng)過“過關(guān)斬將”,同學們終于get了這次見習的所有技能,贏取了令人心動的見習檢驗師offer!檢驗科老師為大家頒發(fā)了紀念品,同學們的人生閱歷上又增添了一筆“濃墨重彩”。(檢驗科 張瀏洋)